支架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支架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历史“一哥”独创“晓风流派”教学

发布时间:2022-05-19 09:50:15 阅读: 来源:支架厂家
历史“一哥”独创“晓风流派”教学 历史“一哥”独创“晓风流派”教学

人大附中高三历史课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堆满录音笔的讲台,教室后面抱着小板凳来听课的老师。人大附中的文科学生曾有这样的说法:来人大附,你要没有听过晓风哥的课,就亏大了!学生口中的晓风哥便是北京市唯一具有教授职称的中学历史教师李晓风。

重逻辑每课一个纲目录

李晓风是北京市历史特级教师,同时,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在他的眼里,知识本身是有区别的,有的处于中心区域,有的是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知识讲透了,边缘的东西就可以带起来了。

在他的课上,知识的生长性是惊人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非常自然地连贯起来。例如,教材中,第二国际极少提及,他却给介绍了一大通,因为对20世纪政治的影响比第一国际大得多。比如,现在的8小时工作制、五一劳动节,都属于第二国际的主张。李晓风常常在几分钟内,让学生茅塞顿开,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联成一个紧密的逻辑体。

从来都反对背书的李晓风,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与其他老师不同,李晓风的课件首页必须有一个纲目录,讲课的时候,每讲完一个内容,他会习惯性地带着学生返回纲目录。他解释称,数学有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而人文学科则是大量事件的关联,但是事件的发展也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好比一本书,它一定要有目录,没有目录的书是无法阅读理解的。他反复呈现纲目录,就是要告诉学生,现在我们进入了这个问题,除了提示作用,它的功能还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历史观念。

听课上瘾揽粉丝无数

曾是李晓风的忠实粉丝的北大历史系学生郭欣韵这样形容:只听一两节课,你也许体会不出李老师的魅力,但时间一长,你便会上瘾!

李晓风被学生和同事誉为百科全书。他的粉丝曾爆料,一次上课时,一个坐在倒数第二位的同学不停地翻着一本厚厚的大学历史书,李晓风在讲台上用眼一扫,就准确无误地说出了那本书的书名和编者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惊呼。有一年李晓风开设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校本选修课,听课的学生从40多人增加到60多人,能坐40多人的教室连过道也坐满了学生,从初二到高三都有。

除了博学,课堂上也不乏晓风式幽默,比如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的《资政新篇》写的不是文字,是寂寞。不要迷恋多极化,多极化只是个传说。对于学生们追捧,李晓风则颇为淡定,逗乐只是调剂,学生喜欢我的课是因为能带给他们思考。他分析道:历史之所以不被学生们喜欢,是因为教师讲课容易重复教材,在历史事实上没有补充,在观点上没有辨析。而李晓风则侧重于给学生补充新知,他表示,补充新知,把断了的历史线索重新续上,才能激发学生思考。

高三素质教育复习全靠听

李晓风的高三历史教学从不用任何教辅资料,也没有任何课外作业。我们的历史始终是一轮复习,听课也不像是高考复习课,就像是高一时的历史课。

李晓风的学生说,高三历史主要靠听课和理解。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既是学问的思路,也是高考的思路。李晓风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背,而是精辟地阐明某个事件为何会发生,为何会在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一节课不听就不知道老师补充了什么内容,连借同学笔记看也不行。因此,他的课上,常常是一个老师,五十个学生,七八个录音笔,加教室后面一两排抱着小板凳来听课的老师……

在这个流行刷题刷夜的年代,高三的历史依然是三周两次50分钟的统练,没有作业,不用参考书,课堂,便是一切。李晓风认为,高三是历史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时机,素质教育和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是并行不悖的。本报记者李琦

Tags:历史,一哥,独创,晓风流派,教学

新品发布h5模版
贺卡h5模版